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官方:扶持科幻产业发展 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搭建高水平的科幻创作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站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搭建高水平的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建立科幻电影科普咨询库,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

《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实施科技资源普及工程、科普信息化推进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

科技资源科普工程

《纲要》明确,要建立健全科技资源普及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普责任意识,发挥科学科普功能。充分利用科技设施,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能力。

建立健全科技资源普及机制。鼓励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推动将科普工作指标纳入相关科技奖励评审。推动科普工作成果作为科技人员考核任用的条件。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开展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普服务评价,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机制,支持中国公众科普质量促进联盟的发展,促进发展科普和科普产业,探索“产业+科普”模式,开展科普信用体系试点。

开展科技资源普及专项行动。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界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媒体和专业科普组织的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成就。建立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分类制定科技资源推广指南。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功能,鼓励大型科学装置(设备)发展科普功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为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数据征集工程,依托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设施和资源,建设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优秀示范,科技领域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激发了全民族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社会责任,成为自我——依靠,做出成绩,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榜样。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养、榜样示范等方式,提升科技人员科技技能,积极、及时、准确地针对社会热点和热点问题发声。

科普信息化推进工程

《纲要》要求加强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造和传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于数字社会建设。

实施繁荣科学创造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支持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重大主题开展科普创作。大力发展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支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培养科普创作领军人物。

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搭建高水平的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建立科幻电影科普咨询库,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推动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加强科幻影视创作。全国科幻电影放映联盟成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打造科幻产业集群和科幻主题公园。

《纲要》提出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图书、报纸、报纸、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栏目。大力发展新媒体和科学传播。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促进媒体与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动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场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等创新升级,和运营服务,加强“科学中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建设全国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加强科普信息应用,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科普基础设施项目

在科普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纲要》提出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均衡广覆盖的服务。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分级评价体系。完善社会资金投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法规。实行科技馆注册登记制度和年报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馆免费开放。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zonghexinwen/2021/0625/1796.html


上一篇:科创风暴眼|科学家和明星比拼收入有意义吗
下一篇:培育创新后备人才 我国着力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