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讲到主流文化,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和社会变革相联系的。社会嬗变的结果往往和主流文化的成型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主流文化是和历史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不会凭空产生,与时代

讲到主流文化,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和社会变革相联系的。社会嬗变的结果往往和主流文化的成型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主流文化是和历史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不会凭空产生,与时代发展脉络紧密相连。曾经有学者指出“(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化)它是在近代文化母体中伴随着社会变革而形成起来的”[1](161)。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讲,中国当代主流文化就是五四精神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主流文化的主旋律

五四精神因爱国主义而起,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直接导火线。“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灵魂”[2](30)。 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把国家的命运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价值融入中国社会的进步中、融入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表现了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正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骨干也是在这场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而投入了工人群众中做组织工人运动的工作,使后来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着广大的市场。“二十世纪是中国从百年贫弱到奋起复兴转变的世纪,五四运动正是这一转变的分水岭”[2](31)。 爱国主义正是促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成为五四运动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把中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彰显出来,把保疆卫土看成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在五四运动中,不仅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到各种救国团体,民族责任感、义务感在加强,就是连一些地方军事势力,也表现出救亡意识与主权观念。1919年7月1日,吴佩孚、冯玉祥、谭延闿等60多位将领联名通电,声明“天下兴亡,匹夫俱与有责。而失地亡国,尤属军人之辜……故军人无以对国家,政府无以对人民也……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和后盾,愿效前驱”[4](353)。 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开始形成,政治意义开始逐步确立,“进而形成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5](64)。 该取向深深影响着后世人们的思维观念,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价值观的基础。

中国主流文化正因为爱国主义基因的存在,而具有了主旋律。时至今日,依然有学者在大声疾呼“要使中国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升华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观念”[6](6)。 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自发走向了自觉,凸显了在危机面前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夯实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与道德基础。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弘扬,中国主流文化便会黯然失色、缺乏活力。五四时期,爱国主义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让新文化运动与救亡使命很好地衔接起来,“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7](828)。 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国主义何尝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造中国社会面貌的巨大力量。中国人心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正是五四精神代代传承的写照。

二、解放思想是中国主流文化的精神依托

五四运动实际上是近代中国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让救亡图存的理念,在先进的中国人面前重新诠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革命道路。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遵循从器物层面到文化层面的路径。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告诉世人“单纯的经济改革和政治变革不可能导致现代化,只有从文化的根基上推进彻底的变革,才可能实现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8](284)。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希望,寄托给马克思主义。“事实表明,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相当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共同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这是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最基本特征”[9](15)。从此以后,中国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开始真正结合。这种结合体现的正是五四精神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冲破牢笼”的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1/0111/926.html


上一篇:科学构建中层干部的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 ——在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