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五四精神的历史内涵探析(2)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五四精神的历史内涵 (一)爱国情怀——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追寻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情怀,这种情怀是运动过程中学生、工人和各阶层人民所展现出来

三、五四精神的历史内涵

(一)爱国情怀——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追寻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情怀,这种情怀是运动过程中学生、工人和各阶层人民所展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爱国情操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中华名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同时它还延续了对前人救国救民道路的探寻,力求从政治文化层面对中国社会向何处去问题作出新的回答。

近代中国追寻救国救民的心路历程,首先是从林则徐、魏源等人为代表的先进人士主张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开始的。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以及遭受民族耻辱是因为兵器不如外国,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这样的主张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洋务运动重新提出这个主张,以学习制枪造船来“求强自富”。但1894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被日本海军打败的耻辱让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强大需要有政治制度的引领。从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到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制,通过制度变革来实现救国救民的路径成为当时的基本选择。但民主共和的实践并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生机。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刻反思向西方学习不能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新制度在旧思想观念的引领下,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主张进行思想文化上的变革,他们提出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的口号,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这就标志着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人士在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和西方制度层面的道路追寻之后,又进入到思想观念层面的道路追寻。

(二)社会进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

1.思想文化。五四时期批判封建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发展,虽然对儒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中国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渊源大部分来自于五四时期的西化理论。

2.教育方面。教育界在新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教育制度上,妇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得到推动;学制进行革新,对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学制年限进行变革,形成了今天教育学制的雏形。

3.社会经济。爱国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抵制日货,进一步刺激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的布局不合理以及经营产品范围的局限,中国的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摆脱不了受制于日本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运。

4.政治方面。五四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与由初步共产主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形成的社团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

5.文学艺术。五四时期大力进行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要求写出让老百姓看得懂的文章,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一些有影响的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陆续成立,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主启蒙——人民民主的中国力量

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是人民对于当时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一种直接行动,是人民对于帝国主义利用强权对中华民族霸凌行径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直接与自觉的行动与行为由学生开始,遍及产业工人、民族工商业者等社会各个阶层,展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压迫剥削的本能。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写下著名的《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其中指出“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这篇文章的实质内涵就是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改造旧社会的觉悟与决心,彰显了人民民主的中国力量。

(四)科学追求——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

科学精神最根本的内涵是:采用什么样的救国方案?走一条什么样的救国道路才最科学?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价值并不是马上凸显的。马克思的名字最早见诸中国报刊是在1899年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当时有两篇文章提到马克思。20世纪初,一些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梁启超等改良派代表人物,孙中山、朱执信等革命派代表人物,还有一些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主要将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救国方略。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救国救民真理的重要契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0/1119/902.html


上一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条主线<sup>*</sup>
下一篇: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