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破解“燃烧”的科学目光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将其上升到专业层面,我们该如何认识呢? 今天,我们都知道燃烧是一种物质之间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但这一对燃烧的科学认知,并非自然形成,而是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将其上升到专业层面,我们该如何认识呢?

今天,我们都知道燃烧是一种物质之间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但这一对燃烧的科学认知,并非自然形成,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7世纪的欧洲,人们尚未形成独立的化学概念。那个年代,炼金术大行其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化学只是炼金术的附属品:燃烧即“冶炼”,其用途就是把旧金属变成贵金属。

17世纪下半叶,德国化学家施塔尔提出“燃素论”,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燃素”构成的物质实体,包括燃烧在内的所有化学变化就是物质吸收和释放燃素的过程。人们一度感觉到,“物体燃烧时似乎有某种东西从中逃走了”。

由于“燃素论”观点较之炼金术更符合大多数化学现象,因此得到了当时许多化学家支持。就这样,化学看似摆脱了炼金术的禁锢,却又走进了“燃素论”这个新迷雾。

施塔尔之后,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在寻找“燃素”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本可以彻底摧毁“燃素论”的武器——氧气。很可惜,当时“燃素论”牢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面对自己发现的氧气,他们均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用“燃素”来解释氧气的存在,致使其与真理失之交臂。

“燃烧”的这层神秘面纱,最终在18世纪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揭开。虽然出生在“燃素论”盛行时代,但拉瓦锡很快发现“燃素论”并非正解。望着那跳动的火苗,拉瓦锡的目光里充满着探究。

拉瓦锡进行了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将金属放进容器,封闭后进行煅烧。结果表明,煅烧前后,包括金属在内的整个容器总重量并未改变,而金属重量增加了。这一发现,让他得出了“金属煅烧增加的重量来自于容器中部分空气”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他巧妙地将煅烧后的金属进行还原实验,最终搜集到一种能使物体燃烧得更旺的气体,并将其命名为“氧气”。一系列实验,有力验证了金属煅烧是金属和氧气的化合过程,由此推翻了统治化学界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燃素论”。

接着,拉瓦锡对其他不同物质也进行了氧化还原实验,并在1780年《燃烧通论》的报告中,系统提出氧化燃烧学说,彻底揭开“燃烧”的神秘面纱。

事实证明,思维一旦被套上“枷锁”,就有了局限性;跳出前人的思维局限,去探究事物本质,科学研究才能实现突破,取得创新成果。

左图:拉瓦锡在进行氧化还原实验。

作者:李会鹏 王皓凡 吴智才

来源:解放军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zonghexinwen/2021/0423/1430.html


上一篇:科学运动,预防半月板损伤(名医讲堂)
下一篇:多领域人才竞播科学声音 上海科普讲解大赛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