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路上,我也有机会转入其它领域,但我还是坚持做植物研究。”李家洋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植物研究对我而言更有吸引力、更有价值。”
一把“金钥匙”打开一片新天地。“比如,水稻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是衡量水稻好不好吃的指标,我们通过基因关联研究,确定了多个水稻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李家洋说。
刚起步时,唐华俊和同事们陷入了国内农业遥感信息源稀缺的困境。那时,农业领域没有卫星数据接收站,遥感数据难以获取。“必须为农业生产装上‘天眼'!”唐华俊多方努力,牵头建立了农业领域国内首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主持建立全国首个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由此,张福锁提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建议,为我国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去年4月,深谙耕地重要性的张福锁联合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建议尽快开展全国耕地质量普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指出,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这项工作将促进中长期土壤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zonghexinwen/2022/0830/2694.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投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版面费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