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科学教学活动需要从行到知的策略分析(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实,教材中有的内容乍一看,好像很难让学生通过“行”来达到“知”的。但只要老师善于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科学》中每一课都能让学

其实,教材中有的内容乍一看,好像很难让学生通过“行”来达到“知”的。但只要老师善于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科学》中每一课都能让学生在课前“行”、课中“行”、课后“行”。所谓的“科学探究”就是带领学生在“行”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后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和工作奠定各方面的基础。

“今天,我们把‘学习’几乎当成了一个字,在学校里‘学’,在家里‘学’,黑板上做实验,实验室不少是摆设,孩子们‘习’的机会太少了。我敢断言:不重视‘习’的学校(不关注除语文、数学以外学科的)学校成不了名校;不重视‘习’的老师成不了名家,也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这是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国教育报刊社特约评论员,《教育决策参考》和《教育改革情报》智库专家阚兆成说的一段话。其中也深刻体现了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思想。

总之,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学生从“行”到“知”,才能落实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新要求。

许国庆,安徽省黄山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中心学校。

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一个小孩先没接触过火,他就不知道火是烫的,也不知道“烫”是什么感觉。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亲自下河去淌水怎么知道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再说牛顿也由于看见苹果落地,引起疑问,进而探索,才发现了万有引力。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讽刺、嘲笑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明了真理。这也说明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道理。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知识虽然浅显,并富有生活气息,都是前人探索、研究发现了的知识,都有前人走过的足迹。但教材(本地使用的粤教版,文中教材均指粤教版)内容呈现的方式,教材编写的方法,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无不要求教学需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科学,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科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也正是凸显陶先生从“行”到“知”的教育思想。一、 教材内容决定需要从“行”到“知”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融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基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是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从现行的教材内容看:大量内容倡导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正是需要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才能探究出结论。譬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在哪里”《定位置》《辨方向》等,若让学生在教室听老师的讲解是没有效果的。就需要老师带学生到自然界中选择参照物,感受体会,才能真正明白方位和方向。第二单元“物体与材料”《物体特征》《材料性质》更需要让学生去看、去摸,甚至去撕扯、燃烧才能发现其特征与性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冷与热》《热往哪里传》《热胀冷缩》等,老师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验,或在生活中寻找有关的事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才有良好的效果。五年级上册《酸奶的秘密》《发面的学问》,老师安排学生做了,学生自然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和学问。还有《种子和幼苗》《植物长大了》《养蚕》等需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种植、养殖过程。有些活动不是一节课两节课或在教室、实验室里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课时要注意提前一定的时间。若能做到对全册教材熟悉,对需要提前准备的活动适时提前安排更好。二、 教学目标决定需要从“行”到“知”小学《科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通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仅是老师在教室里讲、黑板上写或媒体播放替代实验,学生坐在教室里听、看、记、背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学生去“行”,在“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技能、养成习惯、掌握方法,才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达到“知”的目的。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壁虎和小猫》一课,课前安排学生在家和家长一起有目的的观察小猫、小狗、壁虎、蜥蜴四种动物,并注意自己是怎样观察的。给每个学生发一份观察记录表,要求记录的内容是他们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他们的身体表面有什么以及他们的运动方式。课堂上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活动过程、家长意见等,再将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归纳,效果非常不错。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月球》,我印制了月相变化观察记录表,每生一份。开学第一周就布置观察月相的活动,考虑季节、天气因素和月相变化的周期性,将观察的时间定为3个月,将《月球》一课调整到5月份上。课堂上让学生把看到的情况详细地说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月相变化规律。这样的过程我想学生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习惯也有所养成。这样的过程就是从“行”到“知”的过程,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目标中的“知识技能、思维习惯、过程方法、开拓创新”在从“行”到“知”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三、 实例细说让学生从“行”到“知”天文知识是《科学》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宇宙、天体是实物,但其浩瀚无边,奥秘无穷,老师和学生都不能置身于茫茫的天宇中。这些内容的教学可能是最难让学生通过“行”而“知”的。正因为如此,下面以探究“四季成因”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设计让学生从“行”到“知”的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前几课的探究学习,已经明白了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的现象实质是地球自转的原因,也是地球上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上的光和热来自太阳,早晚太阳斜照地面,中午太阳几乎直照地面。一天中自己在太阳下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因此一天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那么一年中为何有四季的变化呢?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四季的变化吗?为什么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这些是否与太阳直照地面和斜照地面有关呢?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无论是自转还是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为了达到探明四季的成因,让学生懂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下面是我脱离实验室而设计的模拟实例,具体介绍如下:(一)模拟现场设计1. 在教室中间摆放一盏白炽灯,代表太阳。2. 围绕“太阳”一周表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在轨道上摆上8个地球仪,表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处的8个的位置。(注意的是8个地球仪的“地轴”倾斜的方向必须一致。)3. 地球沿轨道运行到的8个位置分别是24节气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时间节点。4. 学生分8组就座于8个地球仪处,每组一张数据记录表。组别: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地球上的五带北极圈北温带赤道南温带南极圈太阳高度角说明:属于哪组将相应组别名称后的“○”涂黑。(二)确定观测区域1. 在每个地球仪上的五带(北极圈、北温带、赤道、南温带、南极圈)内各确定一个点(区域),以这个点作地球仪的切线(相当于地球水平线)。2. 用一根细线从“太阳”拉到“地球”上五带地区所确定的点,这根线代表太阳照到地球上的“光线”。(三)测量太阳高度1. 打开白炽灯,看“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五带”时。阳光射入的角度(太阳高度角),即拉线(光线)与切线(水平线)的夹角。2. 分别将细线(光线)拉到8个位置上地球仪(地球)上已确定的点(区域),并用量角器测量出拉线(光线)与该点(区域)切线(水平线)的夹角(阳光的入射角——太阳高度角)的大约度数。3. 学生进行测量,并填写记录表。4. 完成模拟后,汇报数据整理如下:地球位置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北极圈10°15°25°30°25°20°10°<10°北温带40°50°60°70°60°50°40°30°赤 道75°80°85°90°85°80°75°>70°南温带60°50°40°30°40°50°60°70°南极圈30°25°15°<10°10°20°25°<30°说明:表中的8个节气是以北半球(北温带)为准,南半球南温带相反。从所测得数据中可以显示出来。(四)数据比较分析1. 一年中北极圈和南极圈太阳的高度角小于30°,也就是阳光照射到北极圈和南极圈非常斜,北极圈和南极圈没有四季之分,终年寒冷。因此地球上的这两个地区被确定为寒带地区。2. 地球赤道地区一年中太阳的高度角大约在70°~90°之间,阳光几乎垂直照射赤道地区。因此地球上的赤道地区也没有四季之分,终年炎热,被确定为热带地区。3. 北温带和南温带一年中太阳的高度角大约在30°~70°之间,太阳始终斜照这两个地区,斜照的角度变化较大,所产生的温差变化也比较大,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因此这两个地区被确定为温带地区。4. 以北温带为例,就地球运行的轨道看,地球从“立春”点运行到“立夏”点,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春季。地球从“立夏”点运行到“立秋”点,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为夏季。地球从“立秋”点运行到“立冬”点,大约需要3个月,这段时间是秋季。地球从“立冬”点运行到“立春”点,大约需要3个月,这段时间就是冬季。(五)总结归纳结论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地球表面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由于地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地球处在运行轨道的不同位置,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也就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温度。但是无论地球运行到什么位置,阳光始终是直射赤道地区的,因此地球赤道地区温度比较高,几乎没有温差的变化,此为地球上的热带地区。无论地球运行到什么位置。阳光总是斜照地球上的南北极,所以南北极温度很低,几乎也没有温差的变化,此为地球上的寒带地区。因此,地球赤道地区和南北极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北温带和南温带地区才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但所不同的是当北温带是春季,南温带却是秋季,北温带是夏季,南温带却是冬季。其实,教材中有的内容乍一看,好像很难让学生通过“行”来达到“知”的。但只要老师善于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科学》中每一课都能让学生在课前“行”、课中“行”、课后“行”。所谓的“科学探究”就是带领学生在“行”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得到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后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和工作奠定各方面的基础。“今天,我们把‘学习’几乎当成了一个字,在学校里‘学’,在家里‘学’,黑板上做实验,实验室不少是摆设,孩子们‘习’的机会太少了。我敢断言:不重视‘习’的学校(不关注除语文、数学以外学科的)学校成不了名校;不重视‘习’的老师成不了名家,也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这是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国教育报刊社特约评论员,《教育决策参考》和《教育改革情报》智库专家阚兆成说的一段话。其中也深刻体现了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思想。总之,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学生从“行”到“知”,才能落实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新要求。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1/0222/985.html


上一篇:触摸科学温度玩转探秘时空
下一篇:关于法律教义学科学性的再认知以基尔希曼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