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批判:体系的艺术 ——论批判哲学的知识批判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建筑术”一章中,使得“科学”得以可能的知识的综合被界定为“体系的艺术”(Kunst der Systeme)(1)Kant,KritikderreinenVernunft, Hamburg: Meiner, 1998, A 832/B 860.

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建筑术”一章中,使得“科学”得以可能的知识的综合被界定为“体系的艺术”(Kunst der Systeme)(1)Kant,KritikderreinenVernunft, Hamburg: Meiner, 1998, A 832/B 860. 下引该书按学界惯例随文夹注A/B版页码。。由此《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也就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可以说,这个提法不仅凸显了《批判》引以为傲的成就,也锐化了理解它的困难。因为,一方面,这明确了它“哥白尼思想”(Gedanken des Koperniskus)(B xvi)的鼎革之意:客观的认知被修正为了主观的建构。但是,另一方面,其也带来了问题:客观的认知怎么能和主观的建构关联起来?并且,更有甚者,“建筑术”还指出了“体系的艺术”不仅给“科学”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形式”(Form des Ganzen),也赋予了它“整体的目的”(Zweck des Ganzen)(2)学界关于“建筑术”的理解的差异也体现在这一区分上,例如Goy就系统性地介绍了前者,H?ffe却引入了后者而没有过多地论及前者。Cf. Ina Goy,ArchitektonikoderDieKunstderSysteme:eineUntersuchungzurSystemphilosophiederKritikderreinenVernunft, Parderborn: Mentis Verlag, 2007, S. 18; Otfried H?ffe, Architektonik und Geschichte der reinen Vernunft,ImmanuelKant,KritikderreinenVernunft, Hrsg. von Georg Mohr und Marcus Willaschek,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98, S. 618-644.(A 832/B 860)。这就意味着,主观的建构并非只是简单地附加上来,它还要为客观的认知奠基并架构客观的认知。因此,《批判》实质上还会面对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客观的认知不也排斥一个主观的建构吗?

与之相应,借助一个知识元素的区分,《批判》也发展出了一个解构性的“纯粹理性的规训”(A 709/B 737)。因为,借此它首先将作为纯粹“概念”的理性与“直观”这一客观的表象关联起来,继而将其限制在了“范畴”(Kategorie)这一直观综合的功用之中,最后还指出了作为“理念”(Idee)它是导致“背反”(Antinomie)而取消“理想”(Ideal)的“谬误”(Pralogimus)(3)这一知识论的否定,以及康德在知识体系上的论述缺陷,导致直到现在都有对“建筑术”的质疑。Cf. Dieter Henrich, Systemform und Abschluβgedanke—Methode und Metaphysik als Problem in Kants Denken, , Hrsg. von Volker Gerhardt, Berlin: De Gruyter, 2000, Bd. I, S. 94-113; Kemp Smith,ACommentarytoKant’sCritiqueofPureReas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 579; Paul Guyer,KantandtheClaimsofKnowle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5.(A 407/B 434, A 574/B 602, A 341/B 399)。这样一来,它就不仅解析也解构了理性的综合。因此,再提出“纯粹理性建筑术”就与之前的解构相矛盾了。但是,客观的表象与主观的创造不也能兼而有之吗?具体的直观不是只有借助概念才能有自己的普遍的规定吗?这表面的矛盾之中不也有可能隐藏着被动与主动的结合吗?并且,不是正因为受制于直观,才有阐明自我的建构以使其不至于被直观排除的必要吗?

对理性体系的论述涉及对批判哲学的整体认知,这向来都是批判哲学研究的基础话题。在这一话题下,一方面批判哲学也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为此,它不仅在它的实践哲学中以自由为基础,架构了理性的体系,也以审美的培养说明了如何在自然之中发展出一个自由的体系的可能。另一方面,受观念论的批判和重构的影响,理论界也出现了对理性体系进行“再先验化”和“去先验化”的双向修正(4)Cf. Otfried H?ffe,KantskritikderreinenVernunft,dieGrundlgungdermodernenPhilosophie, München: C.H.Beck, 2003, §24.1.在这一节中H?ffe全面总结了观念论以后各种哲学思潮对批判哲学所做的理性综合的说明的双向修正。。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批判哲学之后的补充,还是后来的理论对批判哲学所做的接连不断的修正,在发掘和拓展了相关议题的同时,也遮蔽了《批判》开创性的贡献。这样一来,也就有必要指出:《批判》不仅以一个知识元素的解析解构了形而上学,也以一个理性体系的建构重整了形而上学;并且,这一解构和重构,不仅为知识提供了一个体系化的认知形式,也赋予了理性的知识论批判一种道德启蒙的本质;甚至,以此它还将知识和道德结合在了一个规划了人类整个存在的理性理想之中。

一、形而上学:无能的科学

“科学”应是一个“体系”,这一观点无疑在观念论那里得到了更为专门的发挥,以至于成为后者的核心贡献。不同于此,在以解析两个知识元素为主要内容的《批判》之中,作为最后总结性的“方法论”之下的一个论题,它则并不显著,因此也常常为人所忽略。不过,即便如此,在《批判》中这个论题也并非无关宏旨。实际上,《批判》不仅比观念论更早地提出这个论题,同时,因为架构了“科学”的整体,这一论题也提供了《批判》的全景:不同于先行的“元素论”只是逐个分析知识的具体成分,作为后来的知识的整体的说明,它超越了局部的解释,提供了知识的整体,因而也给出了作为一个知识论的《批判》的整体。因此,虽处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文本位置上,它却是隐藏在《批判》——作为“纯粹理性的体系(科学)的导引”(A 841/B 869)——中的一条极具价值因而必须被揭示的暗线和主线。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1/0128/952.html


上一篇:胡远濬的以“科学”释“哲学”思想*
下一篇:哲学实践:阿尔都塞对列宁哲学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