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3)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传·乾卦·文言》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易传·系辞上》则给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概括。吕

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传·乾卦·文言》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易传·系辞上》则给出“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概括。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刘安的《淮南子》进一步将感应原理具体化,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对天人感应做了系统的论述。东汉王充把感应论从“天人感应论”扭转向“自然感应论”,使感应原理成为自然研究的一条指导原理。由感应原理解释电磁现象、潮汐现象并建立时间医学的运动观、“循环论”⑤“循环论”主张一切自然过程都是终而返始的。对自然界的种种周期运动现象的这种概括,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升华为宇宙秩序的一个原理。《老子》将循环作为道的一种规律,用“反”和“复”刻画其“周行不殆”的运动特征,《周易》经、传用“无往不复”和“往来无穷”诸语强调循环思想,历代宏儒无不崇尚循环原理。以循环原理为指导对自然界中种种周期现象的观察和利用硕果累累,如对日月和行星视运动周期的精确观测以及协调这些周期而制定种种历法,又如依据循环原理所获得的关于人体经络和血气循行环路的发展观等宇宙秩序原理亦被提出,为中国传统科学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理性的基础。 3 传统科学范式的形成 中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概念。在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心目中,没有一个各学科相互联系的整体科学形象,除了数学与天文建立起联系外,天算家在朝廷里计算历法,医生在社会上为人治病,道士在山中炼丹,并不感到有必要彼此发生技术上的联系。中国传统科学的定型是各自独立的,但是有大体一致的宇宙图像。 秦汉时期的中国,不仅完成了诸如造纸、指南车、记里鼓车、手摇纺车、织布机、水碓、龙骨水车、风扇车、独轮车、钻井机、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等许多重大技术发明,以及万里长城的修建。而且在以刘安为代表的汉代新道家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和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范式。 约成书于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划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包括了现在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数学成就并确立了中国数学的发展范式,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模型的数学观、形数结合的数学理论体系和逻辑与直观结合的数学推理方法。后世中国数学著作多宗《九章算术》体例,成为汉代以降2 000年之久数学之研究和创造的源泉。《九章算术》中有关分数、比例和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早印度800年和早欧洲千余年,它与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相媲美而东西辉映。 西汉末年氾胜之所著《氾胜之书》两卷18篇,现存传本仅为原书的一小部分。书中所总结的耕作栽培总原则,包括“趣时”、“和土”、“务粪”、“务泽”、“早锄”和“早获”等六个技术环节。该书反映了铁犁牛耕基本普及条件下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它那以总论和各论描述农作物栽培的范式,成为其后重要综合性农书所沿袭的写作体。 东汉张衡著《灵宪》并制浑天仪,阐述宇宙如何从混沌的元气演化出浑天结构的物理过程,包括天地的生成、天地的结构以及日月星辰的本质及其运动等诸多问题。它把中国古代天文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并且作为主导范式一直指引着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发展。在世界天文学史上《灵宪》亦属不朽之作,它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同一历史时期托勒密(Ptolemy)的《至大论》(Almagest)所代表的西方古代宇宙结构亘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与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契合相通。 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可区分为卷首、正文和卷末三部分。卷首全录前代地理著作《禹贡》和《周礼·职方》两篇,作为主体的正文以郡县为纲目详述西汉疆域、区划地理概况,卷末辑录了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地理志》的体例特征是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分系于相关的政区之下,从政区角度来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班固首创的这种“政区地理”模式和人文地理观为后世正史和地方志所尊奉,奠定了以沿革地理和疆域地理为主的中国传统地理学范式的基础。 完善于两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以降的医疗经验,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它以藏象、经络和运气等范畴,建立了一种对生理、病理和治疗原理给以整体说明的模式。作为中国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成为中国2 000年来传统医学理论范式,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史上的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都是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 持续发展的三次高峰 以魏晋玄学为特征的新道学思想解放运动⑥玄学是对独尊儒术的一种反动,以魏王肃注《易》为先导的儒家的道家转向,发展出来的一种新道学。以“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与山巨源绝交书》)为口号,以《易经》与《老子》和《庄子》互释为理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0/0907/335.html


上一篇:对批评的答复
下一篇:疏解交通压力不能光靠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