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SSN:0253-2778
CN:34-1054/N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29825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期刊分类:大学学报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简介(4)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的反向平衡调节赋予了植物生长与碳-氮代谢之间的稳态共调节。GRF4 促进并整合了植物氮素代谢、光合作用以及生长发育,而DELLA 抑制了这些过程。作为“

的反向平衡调节赋予了植物生长与碳-氮代谢之间的稳态共调节。GRF4 促进并整合了植物氮素代谢、光合作用以及生长发育,而DELLA 抑制了这些过程。作为“绿色革命”品种典型特征的 DELLA 蛋白高水平累积使其获得了半矮化优良农艺性状,但是却伴随着氮肥利用效率降低。通过将 GRF4-DELLA 平衡向 GRF4 丰度的增加倾斜,可以在维持半矮化优良性状的同时提高“绿色革命”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并增加谷物产量。因此,对植物生长和代谢协同调控是未来可持续农业和粮食安全的一种新的育种策略。 Nature 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育种策略宣告了“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即将到来”。 10 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 212 万年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是重大世界前沿科学问题,国际上公认的非洲以外最老旧石器地点是格鲁吉亚的德马尼西遗址,年代为距今 185 万年。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 Robin Dennell 领导的团队历经 13 年研究,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地点——上陈遗址。 研究人员综合运用黄土-古土壤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岩石磁学和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等多学科交叉技术方法测试了数千组样品,建立了新的黄土-古土壤年代地层序列,并在早更新世 17 层黄土或古土壤层中发现了原地埋藏的 96 件旧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钻孔器、尖状器、石锤等,其年龄约 126 万年至 212 万年。连同该团队前期将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年代由原定距今 115 万年重新定年为距今 163 万年的结果,上陈遗址 212 万年前最古老石器的发现将蓝田古人类活动年代推前了约 100 万年,这一年龄比德马尼西遗址年龄还老 27 万年,这使上陈成为非洲以外最老的古人类遗迹地点之一。 这将促使科学家重新审视早期人类起源、迁徙、扩散和路径等重大问题。此外,世界罕见的含有 20 多层旧石器文化层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发现将为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黄土研究拓展一个新研究方向,同时将对古人类生存环境及石器文化技术的演进给出年代标尺和环境标记。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ndrew P. Roberts 教授评论认为,这项轰动性工作确立了非洲以外已知的最古老的与古人类相关的遗址的年龄及气候环境背景,对于理解人类进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是中国科学的重大成果,也是 2018 年全球科学的一大亮点。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截至 2019 年已举办 14 届。本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 家编辑部共推荐了 353 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须是在 2017 年 12 月 1 日至 2018 年 11 月 30 日期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由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等专家学者经过初选和终选两轮投票选出以下 10 项研究。该项活动旨在加强对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进展的宣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促进公众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科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该项活动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传播工作的一个品牌,在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反响。1 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因可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背景一致且无嵌合现象的动物模型,体细胞克隆技术被认为是构建非人灵长类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自 1997 年克隆羊“多莉”报道以来,虽有多家实验室尝试体细胞克隆猴研究,却都未成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孙强和刘真研究团队经过 5 年攻关最终成功得到了两只健康存活的体细胞克隆猴。他们研究发现,联合使用组蛋白 H3K9me3 去甲基酶 Kdm4d 和 TSA 可以显著提升克隆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及移植后受体的怀孕率。在此基础上,他们用胎猴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并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受体后,成功得到两只健康存活克隆猴;而利用卵丘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核的核移植实验中,虽然也得到了两只足月出生个体,但这两只猴很快夭折。遗传分析证实,上述两种情况产生的克隆猴的核 DNA 源自供体细胞,而线粒体 DNA 源自卵母细胞供体猴。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是该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该技术将为非人灵长类基因编辑操作提供更为便利和精准的技术手段,使得非人灵长类可能成为可以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进而推动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医学以及脑认知科学和脑疾病机理等研究的快速发展。德国科学院院士 Nikos K. Logothetis 以“克隆猴:基础和生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kxzz.cn/qikandaodu/2020/0907/330.html


上一篇: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视域下中美科学比较和启示
下一篇:《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